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检务公开
本院简介
院领导介绍
网上举报
学习园地
·房子在孩子名下,母亲...
·原创画作经AI处理后差...
·提升检察理论研究质效...
·四方面着力强化未成年...
·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价值...
·人民网专访全国人大代...
·刑诉法学研究的实践面向
·把握系统性与闭环性深...
·实施“三步工作法”,...
·以犯罪治理科学化推进...
打造模范机关
法律法规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动态
【红色血脉的法治脚注】横峰检察:公益诉讼守护革命文物群落
时间:2025-05-22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我们捧着1935年的信走进横峰的红色乡镇,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《可爱的中国》此刻正铺展在眼前——石砌的红军桥、褪色的农民夜校标语、沉默的枪械修理所,都是信纸上未干的墨点。

树影斑驳了检察官的笔记本。在闽浙赣省贮粮合作社旧址,风从八方来,竹编窗户已全部脱落,原始的木门也损坏变形。而这里,曾经是根据地内部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中介之一,熙攘往来。20万股,年年分红,使群众免受奸商的中间盘剥,也用于防备饥荒、向红军部队捐助粮食,并接济遭受兵祸或自然灾害缺粮的群众。90年后的今天,它只是一座不起眼的老房子,总有人路过它时惊叹地轻指,“这儿”,但是实在想不起来更多,于是又轻轻地走过。村民老张说:这些文物离我们特别近,既是老邻居,也是我们红色血脉起源的地方,政府为了保护这些文物,做了很多努力,给补贴、出方案,我们也希望这些老房子都能重新亮堂起来。

座谈会上,文广旅局、镇村干部和村民们挤满了屋子。问题被摊在会议桌上:文物保护员多是兼职的村干部,灭火器过期没有及时更换,还有一些文物没有定级,缺乏有效保护。乡镇干部说:一些革命旧址的产权是归老百姓所有的,他们有权使用,有人住是好事,老房子没有人住容易倒塌,可很矛盾的是,生活痕迹让老房子难以维护,油烟、污渍、人的踩踏产生持续破坏,木质结构的寿命更快缩短了。

在全县70余处革命文物旧址,公益诉讼检察官的脚步走走停停,他们细数每一条裂缝、记录每一丛杂草、拍摄屋檐脱榫的状况。完成这些时,闽浙赣革命旧址群的晚霞正在聚起,检察蓝的身影与1931年出发查夜的赤卫队员脚印重叠。检察官们翻阅着厚厚的法律法规,梳理着每一处文物保护的责任脉络。接下来,他们将联合文物保护部门、镇政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,并邀请文物所在地村民参加听证会,推动率先抢修一批濒危文物,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革命文物的守护者,共同为革命文物的修复与维护添砖加瓦,让这些历史印记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在这片被《可爱的中国》预言过的土地上,法律正以坚韧温暖的姿态扎根生长。它是醒目的标识牌,指引人们回望历史;是一袋补墙的石灰,修复岁月的创伤;是修缮的一砖一瓦,重塑往昔的记忆;更是人们走过老屋时,心中涌起的那份敬重与自豪,由衷感叹:“这里曾是先辈拼搏的地方,老屋子藏着过去的故事,写满了悲壮,也留存着繁荣。”“守护文化瑰宝”公益诉讼江西行,让革命文物在法律的守护下,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,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。

地址: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虹桥东路南区85号

电话:0793-5793762 邮编:334300

技术支持:正义网  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